中国理财暴雷很可怕?新西兰银行破产没人管才叫惨!

作者: 房哥   日期:2019-07-03 06:34 阅读:  
分享到:
邮箱:

最近有篇叫做《中年人的风平浪静,只能靠命》的10万+文章,在房哥的朋友圈刷屏了。


看完房哥很唏嘘,文章讲的是一个县城里的中产家庭,被招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安利买了P2P理财产品,却以为是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最近爆雷了。


86万存款就这样打了水漂,整个家庭瞬间风雨飘摇。


文章作者,也就是这家的女主人,正准备撇下嗷嗷待哺的小孩和生病的老人,去广州找这个P2P公司和招行讨说法。



目前招商银行和P2P平台广东钱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钱端”)的关于9000名投资人、14亿元逾期的争议事件仍在发酵。


26日深夜10点50多,广州警方发布消息:钱端已被立案侦查这个14亿招行钱端之间的逾期"欺骗"纠纷,有望真相大白!


广州天河公安官方微博


这种买理财出问题的事情,隔三岔五就能听到一起,轻则中产返贫,重则家破人亡。


虽然警方判断钱端有犯罪事实,但多位投资人依旧把矛头直指招行。在28日招商银行的发布股东大会外,不少钱端投资人聚集进行“维权”。


据悉,钱端APP自2018年12月起存在部分项目逾期,其后续逾期待兑付的金额约14亿元(含投资额及投资收益),涉及9000多投资人。


这并不是近期唯一的案例。



前几天还有一个案例,也闹得沸沸扬扬。


有两百个投资者买了一款香港投连险,每人出了几十万到数千万元不等,交了三四年的钱。


结果,这个投连险一夜暴跌95%,4亿元打水漂了,这群人哭死了。


血本无归的投资人


不是都说买香港保险好么?

问题出在投连险上,这东西名字叫保险,但跟一般保险不一样,理财作用大于保障作用,还不保本。


保险公司就相当于代客理财,不承担风险,不对结果负责,只是收取管理费。


安盛香港有一款投连险产品“EVOLUTION”,投保人可以在多个投资品种中进行选择。其中有一支基金,叫做“Hong Kong Investment Fund SP”(香港投资基金,简称“HKIF”)由于出现了严重的“违约”,致使选择了该基金的客户账户价值一夜暴跌了95%。约200名投保人的总损失高达4亿港币。


这次出事的投资人,最初是冲着香港保险大品牌去的,以为安全可靠,却被一路忽悠,买了安盛保险旗下的某款投连险中的风险很高的一支,结果爆雷了。


虽然受害人将矛头直指安盛,但安盛在发布的声明中认为,清盘基金的责任方在于基金的管理公司、以及宣传误导的保险经纪公司。


几乎毫无保障的新西兰存款




如果不是新西兰央行与财政部最近联合发布了申明,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新西兰在过去一直是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


OECD和国际基金货币组织都曾警告,因为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新西兰的银行体系在金融危机中会分外脆弱。在所有OECD国家中,只有新西兰和以色列还没有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deposit protection scheme)也叫存款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


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


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今年6月24日,财政部长Grant Robertson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是《储备银行法评估》第二阶段的重要内容。内阁已经在原则上通过了存款保险制度。


Grant Robertson说,“多年来,新西兰一直是一个异类:如果银行倒闭,我们没有任何正式的保障制度来保护新西兰人。”


这个制度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人的赔付额度,如果银行破产了,我能最多得到多少的赔偿?


其次,建立了一个能够明确、有效地处置问题银行制度,对于存款人来说,这可以节约存款人的维权成本。


第三,由于事先进行了资金积累,所以一旦有银行破产,第三方能够拿出钱赔付存款人和处置银行。


最后,这一制度可以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明确银行倒闭时各方责任。


目前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已经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中国早在2015年就已经正式实行存款保险制度。


上限很低的存款保险制度




虽然新西兰终于把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上了日程。


但是新西兰政府目前方案中对于存款人的保障上限并不高。


本届新西兰政府(财政部)建议将存款保险制度的额度定在30,000纽币至50,000纽币之间。


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新西兰保险制度的保障额度可能低至13.7万人民币(按照7月2日汇率计算)。


即使按照最高的门槛来计算,新西兰保险制度的保障额度最高也只会有22.8万人民币(按照7月2日汇率计算)。


作为对比,中国目前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中,保险机构将对存款人提供最高50万人民币的赔付额。


作为对比,新西兰2017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42940.58美元。


而中国2017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8826.99美元。


新西兰的人均GDP是中国的四倍,而存款保障即使在最高情况下,也不到中国规定的一半。




目前,新西兰家庭在银行有大约1700亿纽币的存款。


如果银行破产或者说倒闭关门,新西兰政府并没有保障制度能够伸出援手,助其走出困境。


根据新西兰央行的Open Bank Resolution(OBR)方案,一家银行一旦倒闭,该行的存款人或许只能接受存款金额缩水的命运,他们的部分存款将被用来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使银行尽快重新开门营业。


新西兰央行银行的OBR方案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那些投资于或是将存款存入银行的人正从中获得回报,他们理应为自己收到的回报承担相应的风险后果


根据OBR,破产银行会暂时关门,但第二天就会按规定重新开门营业。


存款的储户们可以拿到自己的部分存款,但另外一部分存款会被冻结,可能被用来填补银行的损失。


可以看到,在目前新西兰的监管制度之下,在新西兰银行存款的人几乎都在裸泳,属于任何保护的弱势群体。


一旦风险到来,大家没有任何可以保障自己存款的方法。


新西兰发生过挤兑和破产




或许你会说,新西兰躲在世界不为人知的小角落。


我来新西兰很多年,感觉没见到过金融机构被挤兑,也没见过银行倒闭的事情。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1979年,成立了五十多年的新西兰金融机构:公共服务投资合作社(Public Service Investment Society)被政府接管,直到1987年才重组成功。之后到1993年才重新注册,在2011年它成为了新西兰最新的一家银行:Cooperative Bank。


1990年,BNZ受到巨额亏损冲击,政府不得不动用纳税人的钱(约3.9亿纽币)进行注资,通过再次公有化挽救这家银行。1992年,这家银行卖给了澳大利亚的NAB银行。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新西兰政府不得不对一些金融机构的存款提供政府担保。即使政府出手了,拥有超过35000名投资者,资产超过20亿纽币的 South Canterbury Finance (之前新西兰最大的本地金融公司)还是于2010年8月宣布,新西兰政府不得不为此支出了17.75亿纽币(每个新西兰人405纽币)。


2008到2010年期间,新西兰共有九家大型金融机构宣布破产,政府为此累计支出了月20亿纽币,用于收拾残局。


最后,关于新西兰的存款保险制度,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新闻评论须知
验证码: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